欢迎来到雄安建筑协会!

专家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信息
返回

姓名

性别

职称

工作单位

单位职务

专注领域

推荐单位

推荐类型

简介

毛志兵

组织实施了多个海外大型工程工程项目,实现中国公司在美国承包工程的实质性突破,精通国际工程承包管理、国际技术标准,倡导推动中国工程承包与国际接轨,推动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建筑师负责制,是最早将国际工程承包和项目管理经验、先进建造技术引入国内的重要实践者、参与者、引领者。作为推动大型复杂建筑建造技术进步的探索者,主持"中国建筑千米级摩天大楼建造技术研究",提出千米建筑全新设计理念,首创千米多塔组合巨型框架结构体系,研发垂直交通主干支干室外平台转换安全疏散系统等,解决千米级建筑消防、交通、抗震、抗风等多项技术难题,组织研发超高层建筑智能施工平台(入选大国重器)等工程装备,解决千米建筑施工难题。长期从事钢结构施工技术研究,主编我国首部钢结构施工国家标准,填补空白,在特大型钢结构工程综合施工技术领域取得多项突破,针对大悬臂、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等复杂结构,研发结构预变形控制技术体系,主编我国该领域首部系统研究专著。研究成果有力支撑了北京"中国尊"、天津周大福、马来西亚标志塔、CCTV 主楼等多个大型复杂地标性建筑的建造实施。作为发展新型建造方式的引领者,率先提出"绿色中建"、"智慧中建"理念,推动绿色建造发展,倡导从规划设计源头抓起,强化建筑产品理念,推动建材、装备、施工工艺等全产业链绿色化发展,探索全产业链、全生命期绿色建造实施;引领智慧建造,提出"感知、替代、智慧"的智慧建造三阶段发展理念,主编我国首部BIM施工应用国家标准,填补BIM应用标准空白,推动 BIM+的工程应用,在行业内推动智慧建造发展。在推动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和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基础上,在行业内率先提出发展新型建造方式,深化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Q-SEE理论,构建新型建造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应用于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敦煌文博会主场馆等重点工程。作为企业科技管理的领导者和实践者,提出"服务经营、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建筑企业科技工作宗旨和"国际国内一体化、科技设计施工一体化、技术经济一体化"的大科技战略,完善企业科技管理体系,推动公司信息化建设,主编我国建筑业第一套企业自主完成的系列技术标准,建立中建工法体系,提出"科技进项目、项目促科技"的思路,构建了以科技示范工程为载体的推广转化机制,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树立典型。作为行业技术进步的推动者,主编《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建筑工程细部节点做法与施工工艺图解从书》、《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精选系列》、《土木工程施工常用表格》、《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国家一级建造师教材)》等多部对行业进步具有重要影响的著作(教材),长期担任国家科技奖、詹天佑奖等评委,为行业改革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作为国际技术交流合作的参与者。担任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学会中国区主席、APEC可持续城市项目联合运营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多次参加国际行业学术交流会议并做主旨发言,将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引入国内,将国内技术标准深度融入国际,创造最佳实践,积极推动我国工程技术和管理与国际交流合作,扩大"中国建造"的国际影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18 项(一等奖13项),主持十余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专项课题和国家"863"计划专项课题等国家、行业和企业重大科研课题,主编《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等10余项国家/行业/企业标准,主编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40余篇。被建设部授予"十五"全国建设科技进步先进个人,获2008年度中国CIO领军人物、2018年全球工程建设业AEC卓越BIM大赛年度创新者大奖(全球首位获奖者)、2019 年工程建设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建筑功勋员工等荣誉。

×

王岳平

中国公路学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市政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公路学会自动驾驶工作委员会委员。主持了数十项国家重点工程的规划研究和勘测设计工作,长期从事交通规划设计、技术规范编制以及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研究和科技创新。多次获得詹天佑土木大奖、国家优秀设计金银奖等。

×

叶浩文

现任中建集团战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住建部科技委委员和转型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理事长。长期研究超高层施工和建筑工业化,发明了智能顶模系统(空中造楼机),提出了一体化建造系统理论与方法,积极研究发展绿建建造,智能建造,装配式建造技术。是国家十三五《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关键技术》项目负责人,主、参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规范》、《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等国家行业标准。主持了广州西塔(103层)、广州东塔(111 层)等重大工程的施工;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鲁班奖、詹天佑大奖等;出版《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关键施工技术》,《一体化建造》等专著。 

×

安占法

1989年7月参加工作,是住建部专家、商务部援外工程专家、科技部专家。2002年8月至今担任河北建工集团总工程师。作为总工程师,负责集团公司技术质量及科技进步工作,坚持科技创新,坚持创精品工程,有力的推动了集团科研能力、创优质工程能力的提高。2014年至今集团母公司创市优以上工程121项,母子公司2014年至2020年每年至少1项鲁班奖,连续20年41次捧回中国建设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同时兼任河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省级工法评审专家、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分会常务理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成员等多项社会职务,积极推动了河北省建设行业工法、标准、绿色施工、装配式建筑等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与交流。在河北省建筑业专家委员会被选举为秘书长,其宗旨是发挥各类专家、学者的聪明才智,积极推动我省建筑业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推动专家委员会成立了专家库,主要由工作在一线、具有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高级技术人才组成。适应行业发展需要,为省内建筑行业日常科技管理工作提供咨询,参与行业科技资源配置的评审等工作。

×

李久林

28年来一直在工程一线从事土木建筑工程建造技术工作,主持和参与了几十项大型工程建设以及岩土工程、结构工程、绿色建造、智慧建造等领域科研项目,研究形成了以鸟巢和冰丝带为代表的奥运场馆现代化建造技术、以新首钢大桥为代表的复杂钢结构建造技术、以槐房再生水厂为代表的绿色建造和智慧建造技术等重要成果,并应用于夏季、冬季奥运场馆、国际机场、全地下水厂、市政桥梁等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取得了创造性成就,贡献突出。主持研究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建造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1);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其中主持研究的《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工程关键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 1),主持研究的《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工程 Q460E-Z35 厚板焊接技术及应用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1),主持研究的《北京市中心城区大型地下生态水厂现代化建造技术研究与应用》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1),参与研究的《基于IFC 标准的建筑工程 4D 施工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2)等。授权发明专利10项(5 项排1)。获国家级工法3项(均排1)。发表论文 60 余篇,出版专著4部。获评首批北京学者、国家级百千万人才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奥运工程建设功臣、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主要社会兼职为∶住建部科技委绿色建造专业委员会委员、住建部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商务部国家援外工程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市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BIM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 3D打印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岩土锚固工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专家、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等。

×

沈永根

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勘察设计、工程咨询工作,有丰富的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咨询的实践经验和组织能力,能独立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参与并主持了多项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高层房屋建筑的设计及咨询工作,获得了多项荣誉。参与研究的《盾构隧道扩挖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全路首创《高填方杂填石上房屋基础采用旋喷桩按刚性桩计算确定桩数》获院"先进科技工作者"。获得"2010 年度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优秀咨询总体",从2006年开始连续6年获"广东省十项工程竞赛广州轨道交通工程赛区优秀设计咨询单位"奖。发表了《浅析地铁深基坑工程的周边建筑物保护》、《盾构始发和接受端头加固机理和试验方法》等论文。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中国铁道学会会员。甘肃省、陕西省、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评标专家。 

×

郭光文

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水电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参与并主持了多项地下工程、大坝建筑的施工,获得了多项荣誉。主持的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获葛洲坝集团科技进步特等奖;组织研究并解决了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施工等系列重大施工难题,为三峡三期工程中标奠定了基础,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利用软岩筑面板堆石坝的应用研究,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三等奖; 主持"大型地下厂房无盲区大范围多维高速混凝土布料系统"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大型地下水电站混凝土高效施工技术与装备"研究,获中国水力发电一等奖;参与"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施工技术",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利用软岩筑面板堆石坝的应用研究"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三等奖;"水电工程骨料生产新型工艺研究与应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型地下厂房无盲区大范围多维高速混凝土布料系统"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大型地下水电站混凝土高效施工技术与装备"获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大体积混凝土冷却通水智能控制系统"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撰写了《三峡工程施工技术》、《二期工程大坝开挖快速施工》《三峡工程三期围堰施工技术综述》等著作 3项,主持修订《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363-2006)已发布。 

×

席浩

一级建造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是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优秀学科带头人;现任中电建集团科技与工程管理部主任,全面负责集团工程管理和科技创新工作;还担任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委会秘书长和中国水力发电协会施工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讲比活动科技标兵"、第五届"潘家铮奖"、"茅以升奖-建造师奖"和"鲁班奖项目经理"等荣誉称号。
扎根大西北三十八年,倾心投入水利电力、基础设施工程建造和科技创新事业,先后主持和参与龙羊峡、三峡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水电水利工程和京沪高铁、深圳地铁等国内著名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为我国工程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参与主持的工程项目,先后获国优金奖、鲁班奖 8 项;主持完成的科技创新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各一项,省部级一等奖 18 项、授权国家专利 21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国家及省部级工法3 项;主编《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施工技术规程》等行业规范 8 部,审查标准(规范)60 余部;主编国家重点图书《水电施工技术大全·混凝土工程施工卷》(12 册,170 万字)。作为全球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集团科技与工程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有效组织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国际领先做出了重要贡献。

×

甄志禄

硕士、博士毕业于天津大学。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参与并主持了多项高层建筑的施工,获得了多项荣誉。主持或指导施工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新医疗大楼(任施工总指挥)、河北省住建厅办公楼、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山西华能低碳研发中心获"鲁班奖"及全国建筑业科技示范工程,指导施工的十几项工程获河北省结构优质工程及"安济杯"。主持完成的河北省海绵城市建设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等多个科技项目获河北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主持编写了《河北省既有建筑幕墙可靠性鉴定技术规程》( DB13(J)148-2018),参与编写或审核多项河北省建设行业地方标准,发表 The Research of Collaboration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Complex Construction Projects(复杂建设工程协同管理框架研究)、Empirical Study upon Management Collaboration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建设工程协同管理实证研究)、基于系统论的建设工程紧缩工期管理研究等十余篇学术论文。主要社会兼职有:住建部全国质量监督检查专家,中建协总工委、专家委、法工委委员,中施协科技专家,河北工业大学及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河北省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建筑行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建设行业地方标准评审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建筑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

路强

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先后参与并主持完成技术、质量等近60项管理性文件。带领质量团队创建了河南艺术中心、朔黄发展大厦、谷泉会议中心、宜兴文化中心、北京奥林匹克瞭望塔、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楼、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多项精品工程,先后获得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金质奖、北京市建筑长城杯金质奖、江苏省扬子杯、钢结构金奖、钢结构杰出大奖、中国安装之星、国家优质工程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等多项荣誉。带领技术团队攻坚克难,组织工程科研课题开发,形成《集成式大板块装配式幕墙综合施工技术》、《机场航站楼指廊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双曲面钢结构玻璃幕墙施工技术》等一批优秀技术成果。多次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工程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专利、工法、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奖、住建部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集团及公司级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创建鲁班奖工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现担任北京建工集团及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评优专家、质量管理专家、绿色评审专家、工程建设 BIM 成果评审专家、科技创新评审专家、集团特级工程师、北京市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家库、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专家库模架专家。

×